随着暑假出境游高峰到来,东南亚、非洲等热带目的地热度飙升,一类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入境传播风险也在增加。
7月8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由境外输入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累计已确诊478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旅行归来的发热患者往往面临诊断困境:常规检査无法明确病因,症状却持续折磨人——高烧不退、全身皮疹、关节剧痛到直不起腰……这个“隐形刺客”究竟是何方神圣?
基孔肯雅热:
被忽视的旅行健康威胁
“基孔肯雅”这个拗口的名字源自非洲坦桑尼亚土著语,意为“变得扭曲”,形象描绘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弯腰蜷缩的姿态。今年夏天,这个蚊媒传染病正在多国肆虐。
大部分热带目的地旅行者都可能面临这一风险。若在旅途中被蚊虫叮咬,回国后突发高烧并伴随全身肌肉酸痛,需高度警惕,这些都是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与登革热的症状高度相似,但具有两大特殊威胁:
关节痛更持久
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达数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个别患者留有关节功能受损等后遗症。
隐性感染潜伏
3%-28%感染者无症状,归国后才突然发病。
要引起重视的是,目前尚无基孔肯雅热特效药和预防疫苗,防蚊灭蚊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对于曾前往热带地区旅行的人,一旦出现症状及时精准的诊断至关重要。
然而,基孔肯雅热诊断面临多重挑战,它堪称症状“模仿大师”:突发高热(39℃以上)、皮疹(面部及四肢斑丘疹)、关节剧痛(尤其手脚小关节)是其核心表现。这些症状极易与登革热混淆,临床上误诊率极高。
传统检测方法在时效性(抗体滞后、核酸窗口短)、灵敏度(低载量漏检)、特异性(交叉反应)及操作便捷性(样本要求严、流程复杂)上均存在显著局限。快速、广谱且能精准鉴别诊断的检测技术是早诊断的关键。
金域MetaCAP
精准捕获“隐形刺客”
面对诊断困境,金域医学(603882)MetaCAP 技术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这项创新技术融合了探针捕获与新一代测序技术优势,成为临床不明原因发热精准诊断的有力武器,助力基孔肯雅热精准诊断。
“去宿主+百万探针”双捕获技术
有效降低人源核酸干扰,解决传统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血液、组织等高人源样本中的敏感度不足问题。经过上万次的临床验证显示,MetaCAP 在血液、脑脊液等样本中的阳性检出率较传统方法提高21%。
超广谱病原覆盖
可精准检测4000多种、同源覆盖26000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30多种病毒属(700多个型别)。
最近,金域医学就凭借这一技术,帮助一名21岁男性青年确诊基孔肯雅热。
该名患者因持续高烧不退并出现皮疹,于7月初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发现其近期有斯里兰卡旅游史,高度怀疑为特殊病原体感染,随即送检金域医学MetaCAP 。
7月9日检测报告显示,基孔肯雅病毒序列数高达633687条,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经过针对性对症治疗,该名患者病情迅速好转。7月16日复查基孔肯雅病毒序列数已显著降至仅6条,目前他已康复出院。
7月9日初测MetaCAP 结果
7月16日复测MetaCAP 结果
旅行防护3步曲
行前准备
查疫情:关注目的地传染病(东南亚一登革热;非洲一疟疾;南美一寨卡病毒)
备物资:含避蚊胺驱蚊剂、急救包(止泻药+消毒用品)、慢性病药物
旅途防护
饮食安全:不喝生水,避生食海鲜;慎食路边摊(防ETEC大肠杆菌)
防蚊虫:穿浅色长袖衣裤,每4小时补涂驱蚊剂,避开草丛、黄昏户外活动
返程监测
入境后12天内每日测温,发热/皮疹/关节痛——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必要时采样进行MetaCAP检测!
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