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战机是否被中国的歼-10C击落,这个问题在印度议会持续引发激烈讨论,已经进行了整整两天。众所周知,印度议会的辩论往往火花四溅,但此次能够让莫迪政府接连遭到质疑到哑口无言,实在是受到了一个颇具威胁性的问题:“阵风战机到底去了哪里?”这场争论的起点显然是源自今年7月29日,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发起的强烈质问,他毫不客气地要求总理莫迪出示36架阵风战机。与此同时,国防部长辛格的一番话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他形容:“考试考了90分,谁还会在意掉的那支铅笔?”这种表述几乎成为年度最佳的拗口辩解。
话题的背后,是印度近期对巴基斯坦的空袭行动,而在这次行动中,巴基斯坦空军果断出击,令印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更讽刺的是,三国的情报机构合作揭露了四架阵风战机的残骸,毫无疑问,这些战机已成为废铁。面对外界的压力,莫迪政府坚持“零战损”的立场,却在7月28日法国军方承认“确实有损失”后彻底崩盘。这也为反对派提供了抨击的机会,他们频频发问:失踪的女飞行员希万吉·辛格究竟身在何处?最具冲击力的是议员乔治披露的卫星图像,清楚地标示出三架阵风的残骸在印度领空内燃烧,而印度的防空网络却形同虚设,巴基斯坦军方调侃说,他们的监听设备就像是在听收音机看剧。
展开剩余59%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的ZDK-03预警机成功指挥着歼-10CE,完成了“A锁B射C引导”的高效战术,对比之下,印度似乎在战斗中显得愈发单薄。卡塔尔与阿联酋迅速冻结340亿美元的阵风订单,莫迪面对此情此景可能在盘算:是痛定思痛承认“万国牌”装备的短板,还是继续借助AI合成视频来欺瞒公众?
印度政府之所以倍感惧怕承认事情的真相,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为了面子,更涉及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如果印度公开承认损失,就意味着给中国的军工产品打了广告——歼-10CE和PL-15的组合,竟能逼近法国的“王牌”阵风,这一影响可比任何武器展销会都来得更加深远。显然,莫迪政府不愿让中国的军事成就太过突出,因此开始试图将焦点转移,强调印度“摧毁恐怖营地”“拦截所有巴方导弹”,然而空战的细节却被轻描淡写为“无关紧要的铅笔屑”。
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现代空战的改变。印度空军的预警机显然已不再适应新的战场环境,与阵风的数据链亦难以兼容,甚至遭受了巴方的监听。相对来说,巴基斯坦的ZDK-03预警机以及歼-10CE和PL-15E的“中式组合拳”,已经实现了无缝衔接的高效作战。这种技术差距并非仅靠阵风的阅兵式能够掩盖。如果印度真的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那为何不趁机扩大战果?反对党灵敏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如果巴军已经跪地求饶,为何我们要停止进攻?面对的是哪个敌人的投降?”
莫迪的沉默,让这场“胜利叙事”显得极为缺乏底气。如今,全球的军事观察者们都在翘首以待,关注两个问题:法国达索会否在压力之下公布阵风的残骸证据?特朗普是否会继续向外披露更多相关细节?毕竟,印度或许能够在国内封闭环境里讨论“铅笔论”,但国际社会可不会轻易被蒙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阵风战机真的是被歼-10CE击落,印度下一步会怎么选择?会加快自身国产战机的研发,还是继续寻求法国的升级版战机?这将直接影响到印度未来的军事布局与战略方向。
发布于:天津市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